【流通论坛2010】第四届中国北京流通现代化论坛隆重开幕

发布时间:2010-10-17来源:浏览次数:

10月17日上午九点,第四届中国北京流通现代化论坛在公司国际交流中心隆重开幕。本次论坛由北京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市场学会、永利3044noc联合主办,北京市物流协会协办,中国流通经济杂志社、永利3044noc经济学院、永利3044noc流通经济研究所承办。北京物资公司党委书记刘木春、董事长王旭东、党委副书记沈小静、副董事长翁心刚、王志鸣、纪委书记赵凤琴、副董事长王文生、董事长助理刘丙午出席了上午的开幕式。开幕式由永利3044noc副董事长龚树生主持。

参加开幕式的嘉宾有: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经理、知名经济学家厉以宁,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经理、著名经济学家刘国光,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常务副会长何黎明,原国家粮食储备局局长、党组书记、中国市场协会理事长高铁生,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原所长、孙冶方经济科学基金秘书长、著名经济学家张卓元,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著名经济学家周叔莲,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物流经济学家徐寿波,原国家内贸局副局长、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首席顾问丁俊发,原北京市政协副主席、中国物流协会副会长、永利3044noc原副经理、著名物流专家王之泰,商务部商贸服务管理司副司长王选庆,中国市场协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中国社科院财贸所原副所长郭冬乐,等等。另外,日本物流学会副会长、爱知学院大学教授丹下博文,日本流通经济大学原董事长、法学院教授野尻俊明,日本流通经济大学流通信息学院经理、教授百合本茂,日本流通经济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朱思琳等也出席了本次开幕式。

论坛的主题是搞活流通,扩大内需,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

本次论坛引起了广大媒体的密切关注。人民日报社、光明日报社、经济日报社、新华网、人民网、新华文摘杂志社、科技日报社,中国教育报社,中国工商报社、中国改革报社、北京日报社、北京电视台、21世纪经济报道报社、中国物流网、现代物流报社、中国物流与采购杂志社等20余家新闻媒体的记者云集公司报道论坛盛况。

(董事长王旭东)

开幕式首先由永利3044noc董事长王旭东致辞。王旭东董事长代表公司全体师生向全国流通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界精英及远道而来的外国朋友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最诚挚的谢意,他强调指出,作为北京市唯一一所以培养流通领域高级人才为主要任务的高等院校,永利3044noc将努力发展成为首都和全国的高素质物流人才培养基地、物流理论研究中心、物流政策与决策咨询中心和有特色高水平大学,并表示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与国内外的同行学者进行交流与合作,为推动中国流通现代化建设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王旭东董事长最后预祝本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副董事长龚树生)

开幕式上,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常务副会长何黎明,原国家粮食储备局局长、党委书记、中国市场学会理事长高铁生,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经理、知名经济学家厉以宁,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经理、著名经济学家刘国光,经济科学基金秘书长、著名经济学家张卓元作为嘉宾代表先后发言。

与会者认为,在当前形势下,流通业承担着扩大内需的重大任务,必须加快发展,以实现消费促进和结构升级。加快发展流通产业,就要深化产业结构调整,使之真正成为第三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演进的主导力量,实现第三产业协调发展,从而优化经济结构,带动国民经济发展;要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明确产业发展方向,规划产业结构,规范产业市场,整合多方资源,提升产品竞争力,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率;要健全宏观调控体制,除运用法律手段,财政、税收、信贷杠杆外,依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性,在宏观调控中运用行政手段,指导流通产业健康发展;要研究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流通理论,尤其要下功夫研究全球化、社会化、信息化背景下的大流通理论,以逐步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

与会者认为,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服务业发展水平对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影响巨大。生产性服务业的生产资料流通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发展生产资料流通,是通过消费需求引导生产、进而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有效途径。因此要立足国情,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生产资料流通模式,具体要完善政策体系,加强行业管理;发展现代物流,实现产业升级;做大做强企业,提高产业集中度;集聚流通功能,提升批发市场;构建供应链,延伸产业链;加强理论研究,重视人才培养。

会上,《中国流通经济》杂志总编陈建中教授宣读了现任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昌智、中国市场学会会长俞晓松发来的贺信。

据悉本次论坛为期一天,开幕式结束后,国际交流中心会场将继续举办系列学术报告。国内外物流专家届时将围绕论坛主题“搞活流通,扩大内需,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开展学术交流。

供稿/老员工记者团 魏亚节 于超